市水务局2023年“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丨海洋灾害预警与防御科普
时间:2023-08-18 13:55:25来源:腾讯网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西太平洋最长的海岸线,沿海海洋灾害频发,灾害影响范围广,对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良田水旱不妨耕,海际成田禾罕生。一夜潮来留剩水,民家辛苦望西成。”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重大的海洋灾害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近海洋灾害,了解海洋灾害预警与防御知识。

海洋灾害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影响公共安全的现象或事件。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绿潮、海岸侵蚀、咸潮入侵等。


(资料图片)

我国海洋灾害特点:

1.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由于海岸线漫长,跨越几个不同的气候带,我国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种类也较多。

2.频率高,破坏性大。发生最频繁的是海浪灾害,造成影响最严重的是风暴潮,赤潮灾害影响越来越大。

3.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近十年,我国由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85.3亿元,死亡失踪45人左右。

一、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的局部海面振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成因: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此外,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影响:

风暴潮会携带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暴涨、堤岸决口、船舶倾覆、农田受淹、房屋被毁等灾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同时发生,会使海平面地区的潮水暴涨,甚至冲毁或漫过海堤、江堤,吞噬城镇、村庄、码头、工厂,淹没耕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时风暴潮还会引起山体崩塌、滑坡,进一步加剧灾害的破坏程度。

预警信号:

风暴潮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警报和风暴潮消息。

防范措施:

1.加强潮位站建设,开展海洋观测设施巡检,研究风暴潮预报技术,及时准确发布风暴潮警报。

2.开展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加强风暴潮知识宣传,提升社会公众的认知及应对能力。

3.加强海塘、防汛墙等防潮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巡查维护和隐患修复。

4.处于危险地带的学校和单位应当立即停课、停业,组织沿海居民安全转移。

5.沿海地区停止集会,关闭危险区域的旅游景点等场所,禁止人员到海边游玩。

6.停止海上生产作业活动(特殊行业除外),组织海上作业人员撤离上岸。

7.航行中的船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尽快驶入避风港,封住船舱等。

8.做好沿海城镇、农田的排涝工作,做好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防御抢险工作。

二、海浪灾害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因海浪引起的船只损坏和沉没、航道淤积、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和海岸工程损毁、海水养殖业受损等和人员伤亡,称为海浪灾害。

成因: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冷空气大风等引起的海浪,浪高可达6米甚至9米以上,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海浪是否成灾,取决于浪高大小和承灾体情况。

影响:

海浪灾害能在海上或岸边能引起灾害损失。在近海能掀翻船舶,摧毁海上工程,给海上航行、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等带来危害。破碎巨浪对船舶、海工建筑造成的瞬间载荷巨大。一连串高波构成的波群作用下海工建筑(如防波堤)易发生共振而损坏。畸形波(波高超过周围波动两倍以上的单个波)发生破碎时对船舶的强冲击,不发生破碎时对石油平台等产生托举作用导致其垮塌。近岸浪可将岸边的人员车辆卷入海中,将渔场网箱等设施摧毁。海浪有时还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港、航道,造成淤塞等灾害。

预警信号:

海浪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警报和海浪消息。

防范措施:

1.加强测波浮标、海洋站建设,开展海洋观测设施巡检,研究海浪预报技术,及时准确发布海浪警报。

2.加强海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提升社会公众的认知及应对能力。

3.加强防波堤、水闸、港口码头、海产养殖等海岸和海洋工程设施的巡检和隐患排查。

4.停止海上生产作业活动(特殊行业除外),组织海上作业人员撤离上岸。

5.航行中的船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尽快驶入避风港或避开大浪区。

6.停止乘船观光、海里游泳等一切海上娱乐休闲活动。

7.沿海群众遇到巨浪拍岸时应逃离岸边和礁石,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三、海啸灾害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巨大岩体塌陷和滑坡等导致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涨落。海啸灾害指特大海洋长波袭击海上和海岸地带所造成的灾害。

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据统计,72%的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但很多地震都不会引起海啸,如果地震位于海洋附近或直接下方,海啸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分类:

按照形成原因可分为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行星撞击海啸、核爆海啸等;

按照海啸源与受影响沿海地区的距离可分为局地海啸、区域海啸和越洋海啸。

危害和影响:

海啸可对沿海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它能在近岸造成潮位的迅速变化和产生异常强大的激流,迅速淹没土地,夺走生命,摧毁船只,车辆和建筑物,并造成巨大的破坏。2011年3月11日,日本太平洋沿岸发生9.0级地震,引发了海啸,波高达37.9米,造成2万多人死亡,并引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预警信号:

海啸灾害警报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警报和海啸消息。

防范措施:

1.完善海啸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海啸预警信息。

2.开展海啸灾害基础知识、防灾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及其标志,鼓励公众参加防灾演习。

3.停止一切水上和岸边活动,远离沿岸低洼地区。如自己身处该处,感到地面有强烈震动、发现海水突然退却或听到像即将来临的火车一样咆哮声,这是海啸来临前的征兆,应立刻跑往高处或稳固建筑物的高层。

4.在港口的船只不要冒险将小船开到深水区,船上人员应立即离开船只并迅速跑往高处;在深水区的船只切勿驶向沿岸或浅水区,海啸在深水区波高很小,不具破坏力。

5.如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保持体力,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四、赤潮灾害

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密度,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称为赤潮,又称有害藻华。对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海洋自然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系统等造成损害或损失的赤潮过程或赤潮事件称为赤潮灾害。

成因:

(1)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海洋浮游微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4000多种海洋浮游微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2)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加剧,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也是近年来赤潮频发最重要的原因。

(3)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一般在海潮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水温盐度适宜、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海流、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为赤潮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长江口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区域之一,从历史赤潮发生的空间分布来看,长江口海域赤潮主要发生于佘山岛附近海域、花鸟岛—嵊山—枸杞岛海域等区域,时间在5月中下旬至9月期间,其中5月至6月发生频率最高,引起赤潮的主要物种为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等。

分类:

根据赤潮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一般将赤潮分为无害赤潮和有害赤潮。根据赤潮发生的地理特征,也可分为外海(外洋)型赤潮和近岸、河口、内湾型赤潮。

危害与影响:

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自生自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基本没有影响。有害赤潮主要是能产生毒素和其他有害影响的赤潮藻华。有害赤潮的主要危害形式有三种:

(1)有些赤潮藻能产生毒素,毒素在贝类和鱼体内累积,人食用时中毒,严重的能导致死亡。

(2)有些赤潮藻对人体不构成威胁,但能产生毒素危害鱼类等海洋生物,如广东的裸甲藻和棕囊藻赤潮产生的溶血毒素都导致了大规模的鱼类死亡。

(3)另外一些赤潮藻虽然无毒,但能对鱼鳃造成堵塞或机械损伤,还可能由于死亡时大量耗氧而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这些危害往往可能是同时发生在赤潮发生和消亡过程中,水体中溶解氧、pH值等环境因子发生显著变化,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失衡恶化,渔业资源和海产养殖业受损。

防范措施:

1.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量,采取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等措施,减轻海洋污染和富营养化。同时,加大对生态系统关键物种的保护,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处于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2.加强赤潮监测预报预警,构建重点海域致灾赤潮形成与演变的数值模型,实现早期预警、风险评估和预测预报,构建赤潮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3.加大研究赤潮应急处置技术与方法,如改性粘土防控典型致灾赤潮的机制,研发特效改性粘土材料及其配套装备,在重点海域应用。

五、咸潮入侵

咸潮入侵是感潮河段(潮水可达到的,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区段)在涨潮时发生的海水上溯现象。

成因:

当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流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入侵。咸潮入侵主要影响因素有:潮汐、径流、地形、风场、海平面上升等。咸潮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河口区域常见,多发生在冬春旱季。冬末春初上游来水量减少,江河水位下降,受潮汐影响,海水沿河口上溯,造成内河水体含盐量升高变咸。

危害:

1.居民生活方面。受咸潮入侵影响,上游河道盐度增加,当河道水体含氯度超过250mg/L时,就不能满足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此时为保障当地生活、生产用水,自来水厂就不得不停止从河道取水,从而使区域供水安全受到威胁。

2.工业方面。水中的盐度升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更容易氧化,锅炉更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3.农业方面。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会影响农业灌溉,危害植物生存。

防范措施:

1.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结合海洋数值模式,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做好咸潮的预测、预报、预警。

2.合理利用上游水利枢纽。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径流量可以通过水利枢纽的运作,适当调水以淡压咸。

3.加强河道管理。河段过量滥采河砂会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平坦的地形利于咸潮入侵,有关部门应加强采砂的管理。

4.节约用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用水需求增大,水资源的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应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海洋测报中心供稿

标签:

最新
  • 市水务局2023年“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丨海洋灾害预警与防御科普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西太平洋最长的海岸线,沿海海洋灾害频发,灾害

  • 版权保护岂能“以维权之名,行侵权之实”

    赖世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视觉中国,这个以视觉内容为主的互联网平台

  • 嘉定亮出上半年高质量发展“成绩单”,53个重点项目今又集中签约

    新民晚报讯(记者杨洁)8月16日,嘉定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夏季企业分享会

  • 上半年中国警方侦破破坏生态环境相关犯罪案件2.9万起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郭超凯)8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从

  • 8月15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一览

    【重大事项】晶科能源:拟以3亿元-6亿元回购股份华润微:子公司润鹏半

  • 夫妻共同债务一方无能力偿还债权人应该怎么处理

    夫妻共同债务一方无能力偿还,债权人可以要求另一方偿还。夫妻共同债务

  • 队报:巴黎清楚不能两败俱伤 姆巴佩承诺不会自由身离队

    直播吧8月14日讯《队报》消息,姆巴佩和巴黎都清楚当前局面维持下去将

  •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发生4.4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13日20时55分在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北纬24 3

  • 沧州任丘公交207路运行路线临时性调整

    因任麻路阁辛庄段(铁道桥-神禾公司)道路维修施工断交,自7月12日起,

  • 出于妻女安全考虑 杨祐宁自曝戒掉玩车爱好

    搜狐娱乐讯8月2日,据台媒报道,上个月20日喜获二胎的杨祐宁近日出席活

  • 单位ea和pcs用法区别 单位ea

    1、代表个一个两个的意思。相信通过单位ea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

  • 助力企业强化利率风险管理- 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开展利率 期权业务

    助力企业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开展利率期权业务,

  • 北京论语:致敬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城市英雄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自7月29日开始连续强降雨,西部、西南部、

  • 消费日报|人均消费1500日料店无证营业被罚5万、国产首款“减肥药”利拉鲁肽获批

    人均1500日料店无证营业被罚5万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渔昇时代餐饮

  • 麦积警方紧急止付成功挽损57万余元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齐洪德)近日,天水市公安局麦积

  • 视点!《赖猫的狮子倒影》是什么小说改编?《赖猫的狮子倒影》冯聪是好人吗?

    《赖猫的狮子倒影》是什么小说改编?《赖猫的狮子倒影》根据傲无常创

  • 旅游
    • dnf狂战能玩低血流吗?红眼送的105装备怎么选?

    • 净利润是什么科目?净利润是税后利润吗?-每日资讯

    • 船怎么折的方法图片_船怎么折

    • AI公司「及时语」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